关于崇明农家灶及崇明农家灶花的前世今生

关于崇明农家灶及崇明农家灶花的前世今生

陆尚家

听父亲说,崇明岛原是由长江里上游的流沙泥土冲积而成。当初来崇明开荒求生的是江苏省句容县长江边的老百姓。

当时句容因江水汹汹,长期冲击,临江的大片土地坍塌流失,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在这种情况下,早已听闻传言,下游有个岛,年代较长,芦苇茂盛,可以围垦开荒,种地生活。有主见的人聚在一起讨论,组织了几个有胆识有智谋的年青人去岛上实地考察,一探究竟。经过仔细察看,一致决定集体搬迁,定居岛上,围垦求生。

第一批移民就不在少数,为谋生计踊跃迁岛开荒者数以千计,其中就包括句容周、黄、李、顾、姚、陆、沈和张八大姓的族人。初期,岛上生活非常艰苦,割芦苇搭成简易窝棚,将就度日。去之前,有的百姓未雨绸缪,做了一些必要准备,带上了包括解决一日三餐的做饭烧菜的厨房用具和生活用品,还有用缸凿成的移动灶台(上面放铁锅,下面烧柴禾),称为“行灶”。也有的百姓两手空空的上了岛,这些人只能垒土成灶,称为“泥塗灶”。起先,由于岛上潮水时时侵袭,围垦过程异常艰辛,迁更住所习以为常,此时,行灶起到了方便灵活的作用。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围垦渐具规模,且不断有新的大陆移民上岛开荒种地,住所便固定了下来,大家组织起来,兴修水利,开沟筑路,各行各业都发展了起来。就有了集贸市场,也有了专门烧砖的、打铁的、盖房子的、做家具的、拉人力车的、走船的等等行当,凡是与码头相关的各式行当都发展兴旺了起来。

就这样,岛上百姓的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手里的财富多少也有了些积累。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对住所有了更高的追求,除了遮风避雨,更希望坚固美观。于是百姓们开始划定宅基地,盖起了新房。条件好一些的砌瓦房,差一些的盖草房。土灶也从一眼灶改成二眼灶或三眼灶(一般最大的铁锅在最里边,用于煮猪食;最小的铁锅在最外边,用于炒菜),甚至有的砌了四眼灶(并排可同时放四口铁锅)。过去为了迁居方便常用的行灶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使用。

这一时期的土灶没有炉栅(是直到后来人民公社集体饭堂解散后,家家户户才用起来的),泥瓦匠的水平也参差不一,有时烟囱位置不佳,常常导致炊烟倒灌进屋,整个厨房烟熏火燎,一边烧火炒菜做饭,一边咳嗽流泪。有些房子背西面东,遇到西风劲,回烟尤其厉害。

为了把农家灶与豆腐灶(豆腐灶是指在灶头上仅简单刷一层石灰浆的灶,也称光头灶)区分开来,个别泥瓦匠师傅动起了脑筋,有了想法,没有笔,就剪一些羊毛,用芦苇作笔杆,用线将羊毛和芦苇扎紧,制成大小尺寸不同的毛笔。这种自制毛笔在我小时候仍常见。也不用墨,就地取材,将厨房里烧柴禾后残留的锅底灰积攒起来,过滤筛选,以米酒冲捣,再用水稀释,制成土墨。老师傅们就用这样的毛笔和墨在灶的墙面上作画,称为灶花。虽则是简陋的灶花,却也有些规矩,不能画人和神仙——怕冲撞了灶君灶王爷。起初,只画些简单的线条和花纹。有的把碗倒扣在灶壁上,毛笔蘸点土墨,笔尖绕碗一圈,一个圆就画好了,然后在圆中间画S线,一半留白,一半涂黑,再各自画上小一些的圆,反向涂黑与留白,即成了最简单的太极八卦图。老百姓们常常把这个图案叫做“家月吃野月”。在我小时候也还能听到这句俗话,不解其意。但后来有些灶花也出现过人物,比如戏金蟾的刘海、捧仙桃的老寿星,具体起源却也未知。

农家灶上画灶花的历史就这么在崇明传了几百年,但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绝大多数灶花图案一直比较固定单一,容易模仿复制。我的祖师和师傅却很出挑,能画出不一样的灶花来。他们画的灶花图案更多样和生动。尤其是祖师,除了会画灶花,更会做泥塑。左邻右舍有盖新房的常常请他们去画,画八仙用的各种法宝,画跳龙门的鲤鱼,画吉祥的凤凰等等。同时,灶的最高处写上“福”字,意为“福星高照”。此外,在房屋屋脊中间的龙腰上,祖师会捏各种动物(如狮子)和老神仙的形象装饰其中。祖师和师傅手艺好,也收了许多徒弟,徒弟们按照师傅的画认真临摹练习以求风格相似,让人一眼认出出自哪个师门。

好的农家灶必须好用省柴不回烟,同时也要好看,这样才能受到村民们的喜爱。所以,泥瓦匠师傅们也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传承。有名的老师傅们尽力的挑选心灵手巧有潜质的徒弟,手把手的教,以求将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在这样良性竞争的氛围中,灶花图案也较以往更加丰富多彩。

当代崇明灶花艺术图案选择和绘画风格可以以文革为界。文革前的灶花图案,大致上,分四类。一类以花卉和吉祥鸟(孔雀、凤凰)为主,寓意吉祥、富贵。不能画鸡和鸭,忌“灶鸡、灶鸭”(与崇明话中的蟑螂等臭虫谐音,故避之)。一类以八仙法宝为主,表示仙气飘飘,蕴含着祝福房屋主人健康长寿之意。还有一类画鲤鱼、斧头这样的图案,表示“年年有余”和朝天富(斧的谐音),所谓“朝天富”,崇明话一定会富裕的意思。通常在斧头上加一条长长的弧线,叫做细水长流。寓意虽然富裕,也不能挥霍浪费。还有一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旭日东升为主题,体现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绘画风格以简朴为主,用笔简练古朴。颜色灰黑为主,极少着彩。文革期间,进行“灶头革新”,灶花一律铲除刷白,喷字和喷简单图案,比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破四旧、立四新”等等。文革结束后,这一状况开始改变。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盖新楼的多了起来,灶花图案随之焕然一新。泥瓦匠们改用彩色的国画颜料,灶花题材也渐渐推陈出新。更宏大的山水花鸟图出现了,常常以“江山如此多娇”命名。绘画手法也变得多样,细腻的工笔花鸟画也时有出现。与时俱进的灶花进一步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液化气灶的出现,灶花艺术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农家土灶逐步减少,美丽的崇明灶花失去了展示机会。传统的泥瓦匠,灶花手艺人越来越少。为了留住这一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艺术,2006年起,崇明政府每年都会举办灶花艺术节,2012年,崇明灶文化博物馆开馆。随着农村“美丽乡村”活动的不断深入,美丽的农民画——崇明灶花向更大的舞台进发。减少了传统的土灶灶台,更大的绘画载体出现了,围墙、房屋的外墙面,甚至一些特色餐馆内墙面,都出现了崇明灶花,极具特色的图案,传达出的乡间风情都深受群众喜爱。当代灶花的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发展过程的时代特征,也是人民生活越过越幸福的一个宝贵见证。


添加时间:2020年10月9日 10:26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