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巡礼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巡礼

编者按:湖北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武汉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建设、优化非遗传承环境、提升非遗传承能力和实践活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报选取6个武汉非遗代表性项目陆续进行报道,以一管窥全貌。

 

古琴艺术(泛川派):

开创一代新琴风 从武汉走向世界

项目介绍:

古琴艺术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埙等乐器合奏。泛川派古琴艺术是其重要一支,产生于清代中叶传统琴学渐行衰微之际,在审美上突破了传统琴乐清微淡远、虚静和雅的主流琴风,以激越奔放、刚健雄浑见长。

琴乃文人四艺之首。楚地古琴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武汉汉阳又是知音故里、伯牙子期弹琴遇知音之处。如今,被称为全国琴派之首的泛川派,其最核心一脉就在武汉流传。泛川派古琴艺术也从武汉走向世界。

 

开创一代新琴风 与当代文化接轨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浙江琴家张孔山云游至四川青城山传授琴艺,张氏琴学受蜀中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影响,琴风融长江上下游之长,独步一时,影响并开创了一代新琴风。

1904年,张孔山沿长江而下,在长江、汉水一带传播琴艺,武汉琴人张宝亭曾亲得张孔山传授。武汉上世纪50年代曾在湖北音协下设立古琴研究小组,常有雅集、演出。故武汉琴学,多属张氏一脉。

1956年全国古琴调查,将张孔山琴学定名为泛川派。因近代传人最多、影响深远,故列全国琴派之首,是20世纪流传最广、经典曲目最多、传播最活跃的琴派。

现在武汉流传的一脉,是泛川派最核心的一支,地域以武汉音乐学院所在的武昌区为中心,辐射整个武汉,以及湖北宜昌等地。现居武汉的丁承运,是泛川派古琴艺术第四代嫡传弟子,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当代琴家多出于其传授。

泛川派古琴艺术与当代的审美观念最相契合,是传统琴学与当代文化接轨的最佳交点,也是古琴艺术从传统文化体系向现代文化体系发展转型的成功范例,其代表性曲目《流水》《普庵咒》《醉渔唱晚》等,已经成为当代琴人的必弹曲目。

 

创新实践方式 从武汉走向世界

在实践方式上,泛川派古琴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雅集的形式,也常有社团活动、音乐会演出,以及电视、新媒体、网络等表演与传播方式。

泛川派古琴艺术传承人丁承运在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成立古琴专业委员会,每年都组织多场公益培训、大型雅集与音乐会展演活动。在他的努力下,武汉许多高校成立了古琴社团,每月举办雅集活动,交流传授琴艺。每年武汉举办的琴台音乐节,10场古琴雅集活动在全市同时举办,已形成品牌。

近年来,丁承运携团队在全国进行古琴展演近百场,仅在武昌群星剧场的古琴专场演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观看的观众就达31.7万。丁承运本人也荣膺“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2018年被推为CCTV《国家宝藏》系列节目唐代古琴彩凤鸣歧国宝守护人。

目前,泛川派古琴艺术传承群体主要有孙晓辉、丁霓裳、吴婧、朱季等人,成为泛川派的中坚力量与后起之秀,他们大都在高校从事古琴教学、研究及表演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与推动泛川派古琴艺术的展演、传承等活动,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传播做出贡献。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上,泛川派古琴艺术传承人丁霓裳演奏古曲《钟鸣九天》,更是把古琴艺术推向世界

 

本文选自2020615日《中国文化报》


添加时间:2020年10月9日 10:27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